企業和獵頭合作有兩個層面,一個戰略合作,涉及企業的發展戰略、人力資源規劃、經營理念和用人理念層面,在獵頭職位需求上主要是直接對老板(董事會)、總經理匯報的高管職位。以乾坤獵頭公司(www.yeshaoting.cn)為例,要提供高層訪談、職位分析、薪酬調查、人才尋訪、面試甄選、背景調查、素質測評、到適應支持的全過程獵頭服務。涉及戰略、經營、SWOT、團隊、核心價值觀、企業文化很多關鍵要素,獵頭公司的作用是咨詢、提供解決方案、并尋訪執行、確保人員的質量和效率。另一個層面就是簡單的供應商合伙層面——“我給錢,你找人。”在獵頭職位需求上主要是中層、基層、甚至是一般工程師、Sales層面。乾坤獵頭主要做高管職位,我們和企業合作的獵頭業務大多數是在戰略層面。
在快速成長和PRE-IPO階段,企業雖然有很多問題,但這些都是發展的問題。如果老板的經營理念、“為人”過關,對人才也有吸引力,不是所有的職業經理人都想去IBM和GE.也有很多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在尋找這樣的職場金礦,就像PE /VC找好項目一樣。這種單子對獵頭也有相當難度,用乾坤獵頭的話說就是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:“老板、平臺、企業文化(雙方合作的愉快程度)、投入產出比(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)”都需要謹慎考慮。
這個階段,請人的事老板需要出面,即使不親自盯,也需要委托一位可以信任的,了解企業戰略和運營情況的高管出面溝通,包括選擇獵頭公司,和獵頭顧問也要做深入溝通,不要隱瞞企業的問題,請人就是來解決問題的。但同時也要認識到世上沒有完美的人,也沒有“圣人”,能把所有問題短期內都解決,飯得一口一口吃,事得一件一件去解決。合適的人,愿意一起成長的人就是好人,千萬不要認為請大企業的、知名企業的、或者知名專家、教授就可以解決問題。另外企業有時希望低價找所謂“有培養前途的人”。往往是工資低了,獵頭費省了,學費和時間成本卻高了,從某種意義上講,經驗和教訓都需要成本,面試時別光聽成功案例,就像的一位金融圈里的資深投資人講的:“雖然我幫幾個企業成功IPO,在并購投資上也有很多成功案例,但我也有過敗筆,也有過生死攸關的時候,至少我可以幫老板少交學費,少走彎路”。
PRE-IPO階段,企業請人首先要搞清是找人干活,還是找人作為“豪華團隊”,給投資人看。請“豪華團隊”不談了,只要“給錢”,規則就是“按行規辦事,心照不宣”,圈里有人為了上市光獵頭費就花了“1000萬”人民幣,最后上市成功了。職業經理人的品牌就是價值,也是企業的品牌,只要價格(現金+期權)合理就可以了。
金令牌的客戶中也有已經集團化,旗下甚至有幾家上市公司的金融控股企業,很多優秀的人也是沖著老板這個人去的,這就是中國特色。老板的核心是資源,是平臺,是機遇,是個人魅力;職業經理人的核心是戰略、資本、運營和執行能力。在高端職場,完全是雙向選擇,是合作關系,也是“投資”關系。在實際獵頭操作中,金令牌獵頭更看重創始人、大股東和戰略投資人的背景,而不只是上市公司公告的那幾個人。
企業上市只是一個發展階段,但畢竟公司治理結構相對規范,除非老板過于張揚或者不誠信,通過獵頭請人還是相對容易的。但有些集團公司、上市公司“流程太多”,老板沒有架子,底下人卻高高在上,好人被“前臺”就槍斃了。建議就是一定要有公司高層和獵頭對接,比如人力資源副總裁、總裁助理。另外就是通過咨詢公司請獵頭公司是聽起來有道理,實際上還是需要企業親自操刀。PE、投行圈子也可以幫忙推薦,但前提是老板您別介意。朋友圈子請人的最大風險就是“請神容易送神難”。